NEWS红色书籍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书籍

热爱通信事业 屡建革命功绩
——忆刘友光同志在115师通信工作岗位上
张 瑞

日期:2015-05-04 浏览:1

时间飞逝,岁月无情。当年和我一起共同战斗的革命战友已越来越少。近日,收到徐承惠同志的来信,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使我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6年5月,我奉命到红15军团驻地甘肃省的驿马关,担任红15军团电台中队长兼军团部电台分队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前夕,刘友光同志从陕北无线电通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我们电台工作,初为一名见习报务员,从此,我们开始在一起工作。后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红15军团是在1935年9月,由徐海东领导的红25军团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27军会师后改编而成,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11月初在甘泉地区与中央红军会师,会师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6年2月参加了东征抗日,5月参加了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15军团下辖三个师,每师有一部电台,因此编了一个电台中队。15军团电台中队政治委员是杨光池同志。黄弈棋为军团部电台报务主任,李旭、赖勤生、张福庭、杨发科、刘友光为报务员。

刘友光同志初到红15军团电台时,是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子,脑子聪明、灵活,工作干劲很足,对电台的收、发报等业务工作学得很快,经过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他就已经能够单独工作。刘友光同志工作积极主动,思想纯洁,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深受大家的欢迎。他和每个人的关系都很融洽,从未听说他和谁发生过矛盾和冲突。我和杨光池政委对他的印象都很好,都很喜欢这个红小鬼。当时,我们的报务员很少,派机动电台到部队工作时,一个电台一般只有1个人,只有极个别的台会有2个人。红15军团电台那时的工作很忙,每天的电报量很大,刘友光同志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加班加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的工作干劲足、责任心强、报务水平高,无论是发报还是收报,从未出现任何差错。他革命纪律性强,服从命令坚决,一切行动听从指挥。那时,只要部队单独有什么行动时,就会需要电台,就会临时从军团部电台抽调人员带电台参加行动。鉴于刘友光同志的一贯良好表现,他多次被抽调参加临时任务,从来不说二话,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国共两党谈判商定,把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八路军下辖3个师,分别以一、二、四方面军为基础改编成115师、120师和129师。其中,115师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陕北红军第七十四师改编而成,下辖343旅、344旅、独立团和骑兵营。343旅下辖685、686团,344旅下辖687、688团。

改编部队时,中央军委决定15军团部的电台编到115师师部。这时刘友光同志被分到了685团任电台队长。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时,685、686、687共三个团参加了伏击战。刘友光同志在686团任电台队长,参加了这次战役。整个战役中,他确保通信畅通,使各级首长的命令能够及时、准确下达到部队,为平型关大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平型关战役后我们的部队回到汾阳、孝义地区休整,在砚头驻了一段时间。

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从1938年6月开始,115师部队陆续东进,进入山东。6月,以343旅685团工兵营为基础组成的永兴支队(支队长曾国华)和129师工兵连与抗大分校的48位干部组成的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奉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挺进山东省北部德州附近的冀鲁边地区。他们是最早进入山东的八路军主力部队。8月,343旅司令部、政治部机关的部分干部由肖华率领挺进冀鲁边。10月,685团由团长彭明治、政委吴法宪率领挺进到山东微山湖以西地区,刘友光同志是在这一次进入山东的。此时,他是685团电台队长。按照军委部署,115师师部和686团在陈光和罗荣桓的率领下,于12月下旬从山西西部的灵石县双池镇出发向山东进军。从晋西到山东有约3000余华里,在行军过程中,部队遇到了很多困难,途中要穿越日军的几道封锁线,要爬雪山、过黄河。因此,有的人就把这次东进称作"小长征"。东进的机关、部队于1939年3月2日进入郓城一带,胜利到达鲁西地区,东进成功。3月6日部队渡过运河,进入泰西(泰山以西)地区这一敌我必争之地。在这里,刘友光同志参加了陆房突围战斗,时任686团电台队长。

115师深入泰西,好似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严重威胁着泰安、济南和津浦铁路中段的敌人。5月初,山东日军最高指挥官尾高龟藏,亲自指挥从济南、泰安、兖州、汶上等地调集的日伪军5000余人,配有汽车、坦克100余辆,炮100余门,兵分九路,向我泰西地区"扫荡",企图寻找115师主力决战。115师直属队、686团、津浦支队及鲁西区党委等共3000余人,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这时,罗荣桓政委已去东汶支队检查工作,不在师部。10日,师部命令686团主力掩护机关和部队分路向西南方向突围,并令段君毅的山东纵队第6支队为前导。但是,当师部和686团走到半路时,汶河南岸又发现敌情。

师领导感到西南是平原,不那么放心,认为还是去山区为好,于是决定北去,向大峰山区转移。可是,敌人已估计到八路军可能会走山区,早有重兵防备。10日晚,段君毅支队因为是前导,处于包围圈的外沿,顺利突出日军包围圈。而向大峰山区转移的部队,却遭到日军的重兵堵击,不得不退到陆房地区。

陆房地区为盆地,四面皆山,纵横不过10余里,我军3000余人被困在这一狭小地区内。我师官兵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日伪军的冲击,坚守了阵地。尤其是在陆房西南的牙山、肥猪山制高点,686团英勇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9次冲击。午夜时分,被围部队利用夜暗,分路突围,至12日凌晨,全部突出包围圈。 这次陆房战斗,我军共毙伤日军联队长植田大佐以下1200余人,我军人员伤亡360人。战斗中,115师官兵发扬了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罗荣桓政委高度评价了陆房突围的胜利,说它保存了红军建军以来的一大批优秀骨干,对发展革命力量,坚持山东敌后抗日战争,具有重大意义。

事后,师部在东平以东的无盐村召开陆房突围祝捷大会,686团受到了表扬,刘友光同志因在关键时刻严格遵守报务员守则要求和强烈的革命责任心,收到了师部重要电报,受到了表扬。

当时,部队被围后,686团团长张仁初和政委刘西元召开会议讨论决定部队于次日凌晨1点开始转移。当天晚上12点,部队准备完毕待命出发。刘友光时任686团电台队长,团长、政委命令他的电台立即撤线。此时,刘友光同志正在值班,他发现师部电台有急电信号。于是,他让报务员向团长、政委报告:师部有急电信号,电台暂时不能撤线。团长、政委认为全团部队已准备好要出发,仍叫他赶快撤线,可是刘友光同志认为事关重大,他凭着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根据报务员守则的要求,没有立即撤线,并向政委说明师部电台有急电要发686团,请求让电台推迟撤线。政委和团长商量后,最后同意让电台再等一个小时。过了半小时,686团电台就收到了师部电台的电报,要686团原地待命,准备掩护师部机关和部队突围。第二天686团掩护师部和直属队突围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师部和直属部队的胜利突围,为陆房突围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他直接按照团领导要求,让电台撤线并随部队撤离,那么要"686团原地待命"的师部命令就不会收到,果真是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除了参加陆房突围战斗,刘友光同志还参加了攻打码头镇的战斗。1939年11月18日,东进支队由115师参谋处长王秉璋和政治部副主任黄励带领,在我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占了码头镇,给了"地头蛇"当头一棒。码头镇是鲁南的一个商业和文化中心,当时比郯城县城还要繁华。八路军打开码头镇后,不仅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而且补充了大量军需物资,还筹款20万元。这时,已是小雪季节,指战员们在码头镇高高兴兴地穿上了棉衣。这一仗115师既扩大了战区,又解决了支队部分经费和供给,可谓是一箭双雕。码头解放后,在郯码地区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局面。广大爱国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抗日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

从山西前往山东过程中,我和刘友光同志分开了,但是我们都在115师,在通信业务上仍然有联系,也知道彼此的情况。解放战争时期,我们都去了东北战场,但是不在一起。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我们不期而遇,久别重逢,我们都非常高兴。

刘友光同志素质很好,很全面。他胸怀宽阔,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先后做过通信技术干部、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每个角色他都做得很好,是我军通信工作者中的佼佼者。革命战争年代他屡建功绩,和平建设时期,他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张瑞,少将,总参谋部军务部原副部长。)

新闻简讯
新闻发布 活动公告

红色地标订阅号

红色地标服务号

地址:北京市国投财富广场3号楼317室    电话:010-65288503   邮箱:hongsedibiao@sina.com

京备案号: 京ICP备130367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