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红色书籍
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书籍

朴素的光辉
——记刘友光将军印象
邓其勇

日期:2015-05-04 浏览:1

1966年,19岁的我有幸成为刘友光将军的警卫员。在跟随他的七年中,我亲身见证了第二炮兵部队组建初期的艰苦岁月,感受了将军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体会了他身先士卒、艰苦奋斗、扎实朴素的工作作风和高尚人格。将军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的精神是我人生道路上获得的宝贵财富,一直教育和影响着我后来的工作和为人。

1966年初,为了不惊扰当地老百姓,刚刚组建的二炮某基地官兵深夜进入某地。一间约200~300平方米的危房是我们的司令部,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充沛的给养,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极其艰苦。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身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刘友光将军毅然以忘我的工作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和团结基地广大指战员,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突破重重困难,为我国的战略导弹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记忆中,将军每天都在煤油灯下工作至深夜,早至凌晨一点钟休息,迟至凌晨四点才合一下眼,天一亮就下部队检查视察工作。将军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从不探亲休假,从不言及苦累。他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即使是在"红卫兵"们的残酷冲撞面前,也未露出丝毫的犹豫和退却,始终保持着一名老红军和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为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为了新中国的强盛,他不顾个人安危,不计较任何个人利益得失,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军从不以将军的身份自居,不享受任何优先条件,坚持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将军脾气倔,没人敢劝他早点休息。看着他和战士一样每顿只吃黄馒头、籼米饭、大白菜蘸酱油,身为警卫员的我对他的身体十分担心,提出给他开小灶、补补身体的请求,可遭到了他严厉的批评。在居住方面,他和战士一样只睡硬板床,住草棚,冬天西北风刮起来就如同睡在野地里,每天早晨醒过来,眼睫毛常常结冻。我们20来岁的健壮小伙子都受不了,更何况50多岁身患痼疾的老人,但刘友光将军从来没有任何埋怨,反而总是鼓励我们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克服困难。劳动时,将军不怕危险、不惜身体,不顾他人及我们警卫人员的劝阻坚持进入坑道,亲自扛风钻打洞;训练时,将军和战士一样扛枪行军,风吹日晒。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次野营训练,我们两天两夜在崎岖的山路上连续行军360里,不能休息,如果实在困了只能在前进的过程中,队伍前后肩搭肩地闭上眼打个盹。当时,许多战士的脚底板都起了重水泡,化脓流血。而且夜晚不配备手电,山路又狭窄,一不留神就有滑下悬崖峭壁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有的战士打起了退堂鼓,但将军却和普通士兵一样,身背背包,坚持跑步前行。身患重病的他,一路上几次血压急升,只能靠我们警卫员常备的速效药缓解病情。最后,在我们的极力劝阻下,将军才勉强同意卸下背包。

将军热爱部队、热爱干部战士,对干部战士充满关爱。他经常询问战士的吃住情况,并一有机会就让年轻战士回家探亲,说父母在家不容易。记得他曾在工作之余详细地给我讲解如何做"回锅肉",更记得他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当年红军过草地的事情,讲述当时战士们是如何以草根、草鞋甚至皮带充饥,如何走出"前有阻击,后有追兵"的困境,最终战胜国民党部队取得最后的胜利。他时常拿长征时期的艰苦与二炮建设的困难相比较,以此来激励我们年轻人珍惜机会,热爱本职工作。他说部队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干。他日常的平易近人常常让人忘却了他的将军身份,这对当时象我这样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新兵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励。

那是一段物质极其匮乏的岁月,却也是我们精神无比富足的岁月。无论生活条件多么艰辛、工作多么艰巨、训练多么艰苦,将军都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革命精神,持之以恒地与我们普通士兵同在。他身先士卒、坚韧顽强的毅力,给我们年轻的战士以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他平易近人、慈善和蔼的朴素作风,温暖和洗涤了战士们的心灵。他的精神和人格力量凝聚了全体指战员的工作热情,他带领基地广大官兵开启了我国战略导弹事业的辉煌篇章!

( 作者:邓其勇,第二炮兵某基地某部原营教导员。)

新闻简讯
新闻发布 活动公告

红色地标订阅号

红色地标服务号

地址:北京市国投财富广场3号楼317室    电话:010-65288503   邮箱:hongsedibiao@sina.com

京备案号: 京ICP备13036766号